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,咱们先要知道和它相对的一个概念–公域流量。所谓,公域流量,就是人人都可以用的流量,但要付出一定成本,而且不一定可持续。
给你举个例子,线下流量以及BAT 等几个互联网流量大户,尤其是后者。
比如微信、QQ、天猫、淘宝、百度、抖音、快手、微博、京东、今日头条、拼多多等,以及领域相对垂直但也拥有充沛流量的平台,比如知乎、简书、宝宝树、小红书等。这些都是公域流量。
那什么是“私域流量”?所谓“私域流量”,就是基于“公域流量”平台的可控流量池。
为了让你更好理解,以微信举例,对于微信整个生态来说,10 亿活跃账号就是“公域流量”,对于每个单独的微信公众号、微信群以及微信个人号,它们的粉丝、群友、好友就是“私域流量”,因为这些可以由拥有公众号、微信群、个人号的人自主运营和维护。
私域流量是相对其而言的,指的是我们不用付费,可以任意时间、任意频次,直接触达到用户的渠道,也就是说你自己的私人地盘。
私域流量的3个特性:
私域流量有3个特性:自有流量,免费使用,反复触达。
第一:自有流量
自有流量怎么理解呢?就是从公域平台沉淀到你自己手上的流量,如抖音,淘宝等各种平台的流量沉淀到了你的微信或企业微信上,就成了你的自有流量。
目前很多淘宝商家在所发的货品里面,都会夹带小卡片,让你加他们的微信,就是在沉淀自有流量!
第二 :免费使用
免费使用就是在你个人微信或者企业微信上面的客户,你是可以免费向他们推荐产品和服务的。
而在其他公域平台上,你想拥有更多的产品展示,是需要投流的,这就要花money了。所以打造好私域流量池,可以为个人或企业大大降本增效。
第三:反复触达
这个就好理解了,你可以通过私聊、朋友圈、社群的精细化运营反复向客户输出产品和服务。
以前是客户买完产品,基本是断联或冷联,这样你就很容易流失掉客户。而当客户在你的私域体系里就不同,你可以通过不打扰式的刷一下存在感,如果刚好客户有需求,不就直接找上你了吗?
哪些是私域流量:
既然“私域流量”这么有用,都有哪些具体的形式?这还需要从“私域流量”的本质说起。
所谓“私域流量”的本质,是指对用户关系的管理。
因为“私域流量”是可控的,这意味我们和用户的关系可以是相对紧密的和相对疏离的,也就是说,这个关系可以分成不同的层次。
- 最浅层:粉丝
最浅层次的“私域流量”是公众号、视频号,微博、今日头条等社交账号上的粉丝,这是最初级的“私域流量”,也是信任关系最浅的“私域流量”。
粉丝型“私域流量”,其接受的信息往往是单向的,靠运营者持续单向输出来维持留存,内容越符合粉丝口味,转化效果越好,这也是微信公众号(主要是订阅号)等的运营逻辑。
2.中间层:社群
比粉丝更深一层的“私域流量”是社群,即同一个微信群、QQ 群,彼此至少是群友关系,不一定是好友关系,但彼此是通过某种方式聚合在一起,并围绕某一同好相互交流。
社群型“私域流量”,其接受的信息是多向的,信任程度要高于粉丝,并且通过基于社群的持续运营比如群活动、群讨论、群直播等,提升转化效果。
3.深层次:好友
比社群还要更深的“私域流量”类型,是好友关系,主要是微信好友和 QQ 好友,因为这两个是目前中国最主要的即时通讯工具,几乎每个人的社交关系都沉淀在上面。
好友型“私域流量”,是目前讨论最多的“私域流量”类型,主要原因是它的信任程度最高,转化效果最好。
毕竟好友间是可以直接且经常对话,容易相互信任,只要保证精细化运营,经常性推荐产品,就有很不错的变现。
最后,总结一下,私域的本质是用户关系管理,也就是把客户从流量变成留量的过程。
因为做私域,核心是把客户当人,当朋友,构建“新时代亲情客户关系”是私域运营重中之重。
所以私域流量最高的境界,就是你是一个有血有肉,充满诱惑的贴身保姆+好友+人生导师。
不管是做什么生意,一定要打造自己的私域流量,沉淀到自己私域里的流量,才能够给予客户足够多的服务,从而提高转化率,达到可持续的发展。
暂无评论内容